第(3/3)页 朱棣嘴角抽动,心里暗骂不已。 让我慢慢走,好给你充足的时间继位吗? “好了,等天一亮咱们就分兵吧,就按北伐时父皇的安排来……” 朱棡不顾他埋怨的眼神,直接开始布置了起来。 其实也没什么好分的,他们各自都有亲信掌兵,各领各的就是。 等朱棡安排完了之后,众人便纷纷告退。 朱棣回到自己的船上,专门把姚广孝叫了进来,急切的问道: “陆路难行,大师为何要我同意改走陆路呢?这样咱们至少会比他们晚两天才能到达京师啊!” 姚广孝微微一笑,抬手按了按:“王爷稍安勿躁。” 朱棣蹙眉,深吸口气压下心里的急躁,道:“大师请说。” 姚广孝轻轻点头,道:“王爷觉得李伟此人如何?” “天纵奇才,千年难得一遇!”朱棣毫不犹豫的道。 姚广孝听到他这番评价,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。 李伟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,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明天下,改变了战争的形式,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,都当得起朱棣的这番评价。 “所以,殿下觉得扬州会轻易被攻破吗?”姚广孝笑问道。 朱棣愣了下,皱眉道:“可是他已经把兵马全都带去京师了,扬州留守的并不多,这点不会有错的!” 姚广孝轻轻摇了摇头:“这确实不错,但战事并非全由兵马数量决定,殿下可还记得洪都之战?” 朱棣心中一动,目露精光:“你是说扬州会像洪都那样拖住大军数月?” 姚广孝轻轻颔首:“李伟在扬州提倡民重君轻、官民平等的思想,看守他的守卫都叛变支持他了,扬州百姓也定然如此,军民一心,此城难破啊!” 说完,姚广孝心中也不禁感叹不已。 他不知道李伟这些说法是不是出自真心,但即便是假的也足以收买人心。 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,若是再给他些时间,恐怕这大明天下真要改姓了。 朱棣却没想这么多,在明白朱棡会被拦在扬州后,他顿时大喜:“太好了!如此我们改行陆路反而能先他一路抵京!” 说着,他将目光看向姚广孝,由衷的拱手谢道:“多谢大师提点!” 姚广孝赶忙抬手将他托起,道:“贫僧既入王爷门下,这些自然都是应当的。” 朱棣收手而立,笑容满面。 他真的很庆幸能得到姚广孝这个谋士,只是可惜没能把李伟这个奇才也收入麾下,若是能二者兼得,这天下他就再也无所畏惧了! 姚广孝迟疑了片刻,又开口道:“殿下,贫僧有一言,希望殿下能听用。” “大师请讲!”朱棣笑道。 “此次入京,勿必要斩杀李伟,此子绝不可留!”姚广孝寒声道。 朱棣满脸惊愕:“为什么?本王还想将他擒获后收入摩下呢!” 姚广孝摇头:“不可,此人所言所行,对皇权毫不敬畏,尤其是这次他在扬州散播的这些说法,恐怕会动摇皇权根基,若殿下想坐稳那个位置,就万不可留下此人。” 朱棣张了张嘴,心下无比纠结。 他能给李伟这么高的评价,自然是舍不得将这个奇才杀掉的,不过姚广孝说的话也不无道理,他在京时就偶有听闻,这个不知来路的奇才,经常连陛下都敢骂,反而是对普通的匠人和家中的奴仆非常和善,这明显是与礼教不符的,而且他在扬州的言论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。 “等到了京师再说吧。” 朱棣犹豫了许久,终究是没能下定决心,姚广孝见此也没有再劝。 次日,大军行至离扬州不远的邵伯镇,朱棣带着十余万兵马停船靠岸,将辎重搬下来后改行陆路,绕过扬州直接向应天而去,而朱棡则带着剩下的兵马继续乘船前行。 朱棣当然不可能听他的慢慢走,在下了船后就催促着大军以最快的速度休整完毕,开始了急行军。 京城,在李伟和吕唐陈肃等人坚守神策门的时候,蓝玉陆仲亨等人却在竭尽全力的攻打皇城。 本来定淮门被破造成了一阵骚动,但蓝玉、陆仲亨都是开国老将,在军中威望很大,加上唐胜宗、费聚等多达七八位侯爵的安抚,才总算稳住了军心。 他们现在退路彻底断了,唯有攻破皇城才是唯一的生机,是真正的破釜沉舟,因此攻势更胜之前,凶猛无匹! 第(3/3)页